5年考下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CFA 拿到金饭碗

作为一个特许金融分析师持证人,我只想用两个字形容这个旅程──苦逼。不是一般的苦逼。是自虐、自我封闭,用青春和家庭生活换取的职业投资。找不到任何其他生活中的事情和它相提并论。我自己有两个孩子,从生到养,是件苦事,但也没有考CFA这么折磨。

我开始考CFA的时候,已经进入了金融领域,但当时做的事比较基础,再加上工作环境中有很多“大拿”,所以期望通过这个途径来系统化地充实自己的金融知识,帮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生存发展。

在高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每年评级在最后5%-10%的员工基本是要被裁或被“间接”挤走的。我自认为智商情商还好,但在公司里强人处处都是,而且人人努力,所以每天都有一种危机感。

再加上我那时support的那个交易组,是高盛交易部门的明星组,为公司挣了不少钱,地位高所以架子也大。能被交易员鸟一下的,要么是有经验的前辈,要么就是被认为是“聪明”的低级员工。交易员大概骨子里都有点像赌徒,所以时不常要“考验”(bluff) 对手一下。你要是跟不上或是自己弄错了,怂了,以后就更别指望别人拿你当回事。

花5年终于完成考试

作为一个亚洲年轻职场女性,我自己的包袱还是挺重的,所以考CFA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我看了教程,知道流程,和前辈沟通过,完全明白是个多么大的投入,也清楚地知道会给我带来些什么。

即便这样,考试的那几年还是比我想像的要痛苦。坦白承认,我不是那种会考试的聪明人,所以除了第一级以外,二三各考两次,总共5年完成。大概是第一级和学校的东西很类似,考着觉得容易,一麻痹大意,第一次考level 2的时候惨败得一塌糊涂。

考level 3第一次正好赶上金融危机,我们组裁人裁得风生水起。一面拼命工作,一面拼命学习,到五月身体扛不住了,生了场大病,一下耽误了将近两个星期。知道自己赶不上了,为了保全工作,含泪放弃当年的考试──不是舍不得考试,而是心疼自己已经花出去的几百个小时,也恨透了下一年的青春又被献祭。

考试的那些年,每年从1月1号开始学习,到6月第一个星期六之间,你没有任何生活。别人在玩,你在学习;别人在谈恋爱,你在学习;别人旅游,你在学习。你人生只有学习,只有封闭,只有自己给自己的压力。

我在高盛上班,每个月至少有三周加班,每天从早上7:30工作到晚上9:30左右。到家10点。允许自己洗个澡,看20分钟late night show,然后从10点学到凌晨1:30。 周末每天至少6-8小时。 从考完到结果上线,虽然不用学习,但是心里总是放不下。 结果一出来又开始琢磨下一年的计划。总之,你的人生是围着CFA转的。

成为CFA的3个好处

当然,考下来对我的职业发展也有过不少帮助。第一,我自己的业务知识确实更扎实了。在高盛和后来摩根大通,每周我们的MD主持例会,每个产品小组挑一位同事代表发言,讲本周profit & loss的原因,亮点,市场趋势。有CFA基础的我不知不觉增加了很多自信,很多时候自己娓娓道来,说的那麽多把自己都吓一跳;我的希腊语 (greek)也越发熟练 (我这个拙劣的笑话,如果你看不懂,可能也要考虑一下现在考试是否合适)。

第二,老板同事也通常不会故意挑剔CFA, 交易员或是同事也会适可而止 。为什么?大家都知道CFA聪明努力,万一难为人家把自己的短处露出马脚,多不好意思?

第三,人脉可以拓宽一些,但不像有些人想像的,突然你就成了投资行业人士的好朋友,所有工作都为你打开……。 我曾经试了试转行进portfolio management,但是很多原因下,决定在原有的方向下继续深入发展。职业选择是个复杂的话题,要均衡考虑各方因素,不能让一张证把你拽的找不着北。

五年考下来大概是个比较中值的时间。考CFA最短要18个月,最长… …没有上限。我在论坛上看到过考七年level 1 的。 考第二级的时候,认识过一位大叔考第五次level2的。考level 3的时候见过一位很帅的哥哥,帅得让我不好意思正视的那种,告诉我他的第一个孩子从4月出生到考试那天,他只见过孩子一面,没有抱过宝宝,一直住在旅馆学习。

考CFA的人的故事可以拍出成千上万悲惨的真人秀。为了职途,为了自我强化,为了那三个大字,献祭的是青春,感情和家庭。

我说这些不是想吓唬任何人,相反地,我的目的是帮助你做个选择。“跟风”是件很容易的事情。如果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,那一定是好的或是有意义的,对么?如果大家都考CFA,那麽它一定可以让你职途辉煌,对么?

越来越多的人成为CFA,工作的数量却不会增加

可惜,越来越多的人成为CFA,工作的数量不会因此增加。金融行业的自动化和offshore趋势(初级工作往低成本地区迁移)反而使工作越来越少。所以,你如果指望着CFA自动带你走上一条职业的康庄大道,我只能说你活在梦里。

考CFA一定让你含金量大增吗?原来我觉得是,但现在越来越不确定。用MBA做个比较,虽然都可以MBA毕业,哈佛的MBA和University of Phoenix 在线MBA价值是不同的,学出来回报也是不同的。CFA只是一个证书,不论你是经验丰富的投资管理人还是学生,这张证只能代表你考过了这套教材,和经验,实战完全没有关系。

再一个,就是这个考期无上限的问题。绝大多数其他证书考试都有个最高年限,比如CPA,一定要在18个月之内完成,不然全作废。想想我们在学校,如果留级超过两年,估计都要被劝退了。你要是找医生、律师,或是其他高端服务人员,如果知道这个人考了10年才拿下这个资格,你会觉得这人资质怎么样?

说来说去,考CFA就是自己证实自己价值的一个途径。那麽你的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正比,就是个自己要权衡的问题。每次想到那些在level 1/2徘徊了多年的人,每次想到那个只见过宝宝一面的帅哥,我都在想,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,如果不考CFA又会是什么样呢?在你每天埋头学习的10年里,行业也在慢慢地转型。在狂追证书的时候,你是否意识到了时代的变迁,你是否还是有竞争力的职业人或求职者呢?

考CFA,绝大多数不是公司要求,在招聘条件上也是“Nice to have but not a must”──有当然好,没有也无妨。在美国,我们在投行招聘的时候,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人在简历上标上 CFA Candidate (尤其是中国学生)。 两句实话:1)没考下证,只有 CFA Candidate,对我们来讲没有任何意义; 2)缺乏对行业理解和交流能力,远远不能用个 CFA证来弥补。

对于CFA Institute 来讲,亚洲,特别是中国和印度,是吸金首选。一方面可以大量压低考过人数,另一方面又考这个提高价值。再加上你可以无上限地考试,它怎么样都是赢家。我写本文的目的,不是劝你考,也不是劝你不考。职途有很多种走法,人生的选择不只一个,最适合你的道路需要你自己来选,不必和别人一样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